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石中英 | 以教育事业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作者:石中英   时间:2024-06-12   点击数:

编者按: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如何理解这一命题的丰富内涵?推动教育事业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着力点在哪里?实践路径是什么?一起来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石中英的深入阐述——


党的二十大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出了总体要求。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根本任务、核心课题、战略重点、根本动力、基础工作、组织保障,清晰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方略,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亟待各级党委、政府和整个教育系统深刻领会和认真研究落实。



一、如何理解“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5.29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内涵非常丰富,至少有三层含义:


第一,我国现在是一个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正位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历史方位,也可以说是正处在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教育强国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时代主题和重大使命。


第二,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各级各类教育机会供给增加或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高的问题,而是一个教育系统要素增强、水平提升、质量提高和功能优化的问题。教育强国建设需要聚焦整个教育系统进行审视、反思、优化和再造,致力于构建一个新的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中国特色、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教育新体系。


第三,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关键是要推动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发生“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系统性跃升和质变”从本体论角度来说就是教育系统本身的进化,即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状态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和状态提升的过程。新的教育系统不是旧的教育系统的简单扩展,而是与旧的教育系统有了层级、功能上的根本区别,整体表现出全新的系统性质、结构与功能。从功能论角度来说,“系统性跃升与质变”是指教育系统自身的进化一方面有助于更充分地实现教育事业的教育性、政治性、战略性和民生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有力推进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化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教育事业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是两个相统一的过程:没有教育事业的系统性跃升,就没有教育系统的质的变化;要想实现教育系统质的变化,也必须推动教育系统的系统性跃升。



二、为什么说“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讨论日渐增多,其中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教育强国的内涵、目标或任务。党的二十大之后上述方面的讨论更加活跃。对此学者发表了许多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其中一个基本共识是:教育强国建设可以从一些硬性教育指标上来看,如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研究生教育总规模、新增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教师的学历水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等在国际比较中的位次,但是教育强国建设更重要的还是一些难以计量和评估的软性指标,如教育的方向性、便捷性、个性化、活力、质量、公平性、满意度、贡献度、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等等。教育强国硬指标的达成可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来实现,但教育强国软指标的实现则不是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过程,必须从教育的系统性变革着手,推动教育系统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为什么这么说?这与人的发展的系统性、教育工作的系统性以及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有关。人的发展是一个系统。从纵向来说,可以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并对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从横向来说,人的发展可以细分为不同的领域,比如生理领域、认知领域、道德领域、审美领域、社会性领域、自我与人格领域等,这些不同领域的发展不是截然分开的,虽然在一些年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步、不协调的状况,但总体上还是呈现出交互性、整体性特征,一个领域的发展不良必定会影响或阻碍其他各领域的发展。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来说,既有先天的生物学因素,也有后天的社会、文化、教育以及自我的因素,在信息社会,大众传媒、网络游戏也成为影响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人的发展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多层次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发展的上述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教育工作的系统性特征以及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人们在理解人的发展以及专门以促进和引导人的发展为己任的教育工作时不能持一种单因素、简单化和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必须有一种多因素、复杂化和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必须有一种系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举例来说,加强青少年创新素养培养,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一定是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创新素养的核心是创造力,拔尖创新人才是具有高创造力并实际作出创新性贡献的人。而创造力的基本含义是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提出并解决有价值问题的能力。大量的人类学观察表明,每一个人在其幼年阶段都会对周围的世界具有浓厚的兴趣,并基于自己与世界的接触提出许多异想天开的问题,显示出极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专注力和无功利的探索精神,这些均是创造力形成的基本构成要素。但是,当孩子进入到以追求分数和升学为核心价值的教育系统之后,这些创造力素质就失去了它们本来的价值、意义以及持续提升的机会和条件,从而被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追求效率的反复刷题、频繁的卷面考试和激烈的升学竞争所磨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深层次上又与近代以来形成的注重标准化、选拔、分等、淘汰而不注重个性化、发展、包容和支持的学校制度体系有关,甚至与整个现代社会的生产制度、组织结构、工资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制度有关联。因此,要加强青少年创新素质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单在某一个教育阶段用力是不够的,必须重新矫正或设计整个教育系统,同时要变革那些支配和制约教育系统的社会观念、制度体系与文化生态,推动整个教育系统沿着创新素质培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实现系统性跃升与质变。



三、推动教育事业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着力点在哪里?

教育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巨型嵌套系统,往往是一个大系统套着一个小系统,一个更大的系统套着一个大的系统。如果要进行一个静态的简单分类的话,可以将教育系统划分为教育内部系统与教育外部系统。教育内部系统承担着教育的主要功能,教育外部系统则提供教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条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家庭等多个社会系统。教育内部系统与教育外部系统相互开放、相互作用,整体上决定着教育系统的性质、水平、结构与功能。


基于上述分析,推动教育事业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教育内部系统的优化入手,二是从教育外部系统的优化入手。具体而言,教育内部系统优化的着力点主要有三个方向,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明确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不在于追求分数与升学,而在于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水平、能力、成效作为评价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根本质量标准并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建立科学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如果教育内部系统在教育价值观方面没有实质性突破、转型,整个教育系统要想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是极其困难的。其次是要优化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往的教育改革往往是各自为政,今天开展课程改革,明天开展教学改革,后天可能开展评价改革,且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相互之间也缺乏方向的一致性。要促进教育事业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要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从目标、课程、教材到教学、教研、评价、教师发展等相互之间的衔接、贯通和一体化水平,有效解决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片面教育以及由此导致的教育短期化、功利化、过度竞争、负担过重以及学生思维、情感、社会和人格发展不足的顽瘴痼疾问题。再次是要重新审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以正规学校教育为中心、以界限分明的学制系统为基本制度、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活动、以甄别选拔为基本功能的教育体系中走出来,构建一个面向人人的更加平等、民主、公正、开放、灵活和包容的教育新体系,助力每一个学习者在这个教育体系中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从教育系统的外部优化来说,主要是要强化教育外部系统对教育内部系统的服务和支持作用,转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支持教育作用弱”的状况,切实强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教育责任,充分挖掘和利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的教育资源潜力,推动整个社会成为“教育性社会”(educative society)、“学习型社会”(learning society),为教育内部系统实现自身的系统再造与功能增强创造更多、更好、更有力的外部条件。


这里以深化大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大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多方面显著成就,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有了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总目标尚未充分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是囿于学校围墙之内,侧重于大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记忆、背诵、再现等认知目标的达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意与行为目标的达成缺乏深刻认识,当然更是缺乏在真实社会生活、生产和交往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式体验、情境性理解与自主自觉的践行。要想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成效,就必须在重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同时,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教育渠道,有序引导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走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农村与街道,让他们亲眼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在广泛的生产生活和交往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内外两个教育系统的耦合努力,其他的各种教育要想取得实效也必须走这个道路。



四、推动教育事业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实践路径是什么?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系统内外作出持续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根据前述对教育事业系统性跃升与质变的理解,本文尝试就其实践路径提出下列看法。


第一,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教育事业具有政治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性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一种教育系统,不管是其建立还是其变革,都必须首先明确它是为谁服务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这个教育系统及其变革的价值方向与目标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5.29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段论述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质的规定性,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不能模糊也不能含糊。


第二,必须强化问题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水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国际影响力也日渐增大。但是毋庸置疑,我国的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从教育观念、教育制度、课程教材到教学方式、学生发展、教育评价、外部支持体系等,其中不少问题属于系统性问题,必须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推动教育事业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对当前我们的教育系统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精准地把握“系统性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然后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行顶层设计,拿出具体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直到最终解决系统性问题,整体提升教育系统的水平、质量、功能。


第三,必须善用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也是一种基本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注重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动力、要素、过程、机制等进行整体、动态和历史性的考察,与形而上学奉行的孤立、片面、静止和绝对的思想方法有根本性区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系统思维在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发表重要论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系统观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之一,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在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更应如此,要坚持系统观念,善用系统思维,进行系统谋划,推进系统实施,摆脱既往存在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思维定式,不断推进教育系统水平、结构和功能的升级迭代。


第四,必须采用科学方法。一种教育系统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基础和根据。现代教育系统的形成和完善与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交往方式的变革以及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密不可分,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水平,与整个经济社会系统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同构性。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总体上正处在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并且不断深入的新阶段,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客观上对人的素质要求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如批判和创新意识与能力,沟通和合作意识与能力,计算思维、工程思维与设计思维,国际理解与全球胜任力,同情、关怀和责任意识与能力等等。信息社会对新人素质提出的许多新要求,很多已经很难在传统的课堂甚至教育系统内培养出来,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系统进行重新设计。这项工作注定是非常庞大的历史性任务,将会延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为了推进该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可以采取我国改革历史上成熟的“先实验,再推广,持续改进”的模式,汇聚全国的专业力量,选择一个教育体系较完善、质量较好、规模适中的省级区域进行试点,以便达到探索道路、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完善机制、树立典型、逐步推广的目的。


第五,必须深化数字赋能。因材施教是一个古老的教育理想,也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含义。建立一个因材施教的教育体系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系统变革的共同趋势。近代以来建立的学校教育系统在提高了教育的规模化与标准化的同时,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无法很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和自主性学习需求。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总的来看,这个问题的解决在过去的学校教育系统框架内很难完成。如果进一步考虑到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庞大的教育人口,那么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尤其困难。而当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首次让广大教育工作者看到了构建一种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理想的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可能性。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要总结我国教育系统信息化、数字化以来的宝贵经验,同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在促进所有的学习者(不仅仅是青少年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和自主学习方面的优势,不断完善促进因材施教的学习制度、教学制度、课程制度、学业评价制度和教育治理体系,构建当代技术创新驱动的教育新体系。


第六,必须保持文化自信。众所周知,我们的现代教育体系是从东方和西方学习引进的,先后受到日本、欧洲、美国、苏联等国教育体系的强烈影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虽然整个教育系统的性质、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和教育目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制度、组织、活动以及关系等并没有本质性的不同。当前,身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社会转变的关键历史阶段,我们究竟能不能在既往教育事业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因应时代需要,在全球率先推动教育系统的跃升和质变,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不少人心中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清华大学等多个地方的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要有教育改革的文化自信,把树立教育改革的文化自信看成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教育体系的必要条件,表达了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我们深信,有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几千年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再加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推动教育事业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建成教育强国的任务一定能够实现,一个更加平等、民主、公正、开放、灵活、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一定会出现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



来源 | 《人民教育》(声明:“教育部评估中心”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道  邮编: 710105 电话:029-85892530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 西安翻译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