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陈如平 |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路径

作者:陈如平   时间:2024-05-31   点击数:

小编说: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支撑。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一起来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如平的具体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这一重要论述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之后,进一步确定了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表述,明确了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支撑。其意义在于,不仅内在表达了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充分表明了教育现代化关乎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彰显了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独特价值和教育强国的实现方式,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一、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集中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毋庸置疑,建设教育强国,首先要推进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其实质就是对教育本质、价值与规律的深刻认识,并以此为指导,在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成就巨大。教育系统和基层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诸多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追求教育公平,打破地域、贫富、性别等限制,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些变化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入和全面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这些认识概括为“八个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1] 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理念基础。

但是,现实中还存在许多教育功利化倾向,离教育现代化的“八个更加注重”理念差距甚远,与教育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严重违背,与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格格不入。这些倾向具有短视性、片面性、简单性、传染性等特征,架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异化了教育过程,催生了超负荷教育,引发了教育焦虑。[2]教育功利化倾向是社会功利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有学者认为“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是对高质量教育的最大戕害”,建议将其列入专项治理清单。[3]

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针对教育培训乱象等问题,指出“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2023年5月,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缺一不可”。围绕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教育理念上正本清源,引领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推动全社会为青少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这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思想指引。推进教育理念现代化,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必须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把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主流价值涵育人,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必须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只有坚定教育自信,弘扬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五育”有机融合,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的知识、才能、身体、精神、个性等都得到全面而丰富的发展。

第三,必须追求和探索适合的教育。这就要求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使教育的选择更多样、成长的道路更宽广。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到各级各类学校树立正确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再到家庭发挥好第一课堂作用,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优秀品格、实践能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家庭、校园、社会共同营造的良好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从而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强教育,关键是加快教育体系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 这不仅是新时代对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教育自身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为教育强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除了教育结构体系外,人才培养体系、教育管理体系、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教育科研体系、教育经费体系等不断健全和强化。总体上看,一个服务14亿多人口,面向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日渐完善。

目前,我国教育体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与世界教育强国相比在不少方面还存在差距。因此,建设教育强国的重点在于,对标对表“高质量”要求,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重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夯实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务必加强对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教育整体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重视新的教育类型建设,更好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继续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快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动态关注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加大对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投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开辟教育新领域新赛道。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项目的发展。

第二,坚持把提升质量作为核心。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和重心所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针对不同类型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基础教育方面,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为人才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职业教育方面,坚持以技术技能和创业教育为重点,为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发展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高等教育方面,坚持以专业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为各类专业人才发展夯实知识能力基础。继续教育方面,坚持以知识技能更新和能力提升教育为重点,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选择。

第三,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重要标准。高质量教育体系要落实到学校育人体系和实践当中。学校应明确育人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制定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时,应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完善课程体系,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通过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还应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还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水平,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激励他们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最后,学校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的成果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首要指标。



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教育制度现代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一个完善、科学、与时俱进的教育制度,可以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的公平与效率,进而为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5]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其重点在于建立健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效机制,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育人方式改革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全面育人、整体育人、科学育人,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办学模式改革应推动学校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应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开展特色办学和差异化发展,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

第三,管理体制改革应着重提高管理效能和激发办学活力。要通过明确学校内部的权责关系,确保各部门、各岗位之间职责清晰、相互协作。同时,要注重激发办学活力。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灵活调整管理策略,鼓励和支持教师、学生以及各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四,保障机制改革应着重加强教育经费保障和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方面,要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学校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教育教学活动、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待遇等;要优化经费分配结构,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和绩效表现合理分配经费,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效益最大化;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防止经费的浪费和滥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引进优秀人才、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此外,在保障机制改革中,还应注重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教育改革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


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更新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学校向学生传授人类优秀经验的总和。教育内容现代化旨在适应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要求,这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方向,是整个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6] 这就给整个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内容改革指明了方向。

目前,教育内容在某些方面存在陈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这就需要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第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教材教学、校风学风建设之中,体现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有效性。

第二,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落地转化,把国家统一制定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地方和学校的育人“施工图”。健全监测反馈机制,持续优化改进课程实施规划。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作用,丰富创新评价手段,注重过程性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进一步强化教材编写修订,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提升中小学教材编修质量。加快推进教材数字化转型。加强教材队伍建设和教材研究工作,加强教材建设经费保障,强化教材建设支撑。


五、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方法现代化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应采取什么方法、走什么途径的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所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革。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以其灵活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在教育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推动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见行见效。

第一,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强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讨论和探究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造。

第三,推行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习和应用知识,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第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无限可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第五,加强跨学科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设计综合性课程和活动,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六,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评估,既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实践操作等,也可参考学生的笔记、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六、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全面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教育治理体系既考虑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需要相适应,又使其符合教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按照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

第一,依法治理是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石。这意味着在教育治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确保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现代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办学行为。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在依法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应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系统梳理职责权限,划定行为边界,减少审批及各种变相审批,把本该属于学校的权力归还给学校。同时,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积极履行其管理和服务职责。理顺办学体制,建立规范有序、均衡发展的办学机制,全面实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行“一校一章程”,将依法治校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内容。提升广大教师依法执教水平,强化教师的法治意识,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师培养培训内容,引导教师依法依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确保不触碰师德底线。此外,建立教育法律顾问制度,制定相关申诉办法,妥善处理各类教育纠纷。充分发挥社会中介评估组织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支持家长委员会、社区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治理,并强化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和有效机制。

第二,源头治理强调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教育问题,以实现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这种治理方式要求在教育治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问题的表面现象,更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从制度、政策、文化等多个层面入手,消除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性因素。制度层面,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建立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政策层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以引导教育发展方向。文化层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第三,综合治理强调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共治的教育治理格局。政府作为教育治理的主导力量,要制定和完善教育政策,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政府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共同解决教育领域面临的问题。学校除了内部治理外,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合作,共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作为重要参与者,可以为教育事业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支持,通过社会舆论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推动教育治理的改进和完善。家长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式,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第四,系统治理是教育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它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教育治理体系的规划与设计,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以确保教育治理的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系统治理不能仅仅关注某个单一的治理环节或方面,而是要全面考虑教育治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制度设计、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教育实施、质量监控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育治理体系的各个部分相互衔接、相互支持,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教育治理体系。因此,需要通过完善治理结构的层次性、协调性和适应性,确保教育治理体系的高效运转。这包括明确各级政府和各类教育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以及加强监督评估机制的建设等。完善治理机制也是系统治理的重要任务。需要通过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教育治理行为;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增强教育治理的透明度和民主性;通过加强教育督导和评估机制,确保教育治理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既要使中国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又要充分体现中国教育的特点。换言之,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绝不是跟在世界教育强国后面亦步亦趋,而是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使中国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强起来。

注释

[1] 张旺. 教育现代化: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任务[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

[2]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J]. 教育研究,2020(8).

[3] 贺春兰. 建议出台“教育功利化行为专项治理清单”[N]. 人民政协报,2023-6-7.

[4][5][6] 习近平.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 求是,2023(18).




来源 | 《人民教育》(声明:“教育部评估中心”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道  邮编: 710105 电话:029-85892530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 西安翻译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