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采集与处理》案例教学法展示实例
一、提出任务。
1.展示作品。
这是一首配乐诗朗诵——戴望舒的《雨巷》,在悠扬的轻音乐中,诗人充满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好的境界。
2.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教师的导语:这是谁的诗?你觉得效果怎么样?你也能完成这样一首自己朗诵的配乐诗吗?
二、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
预计学生会围绕如下三方面的问题讨论:
1.如何录音
2.如何把轻音乐混入到录音文件中
3.如何调整录音效果。
三、教师简单示范
给学生示范一下如何调整录音的音量,如何录音,如何混入背景音乐文件,以及调整录入的人声的大小与轻音乐声音的大小使其协调等。
四、布置任务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配乐诗朗诵的任务,有八个背景音乐可供选择,让学生尽可能做出最动听的效果。
1.学生在明确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带着强烈的兴趣,很快开始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检查,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展情况,组织交流,对完成作品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几个人一起合作完成创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4.检验任务完成情况。
(1)作品奖励。
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地完成了配乐诗朗诵的同学,口头进行表扬。
(2)欣赏优秀作品。
选出一至三个做得好的作品播放给全班同学听,让同学来进行评价。
(3)经验介绍
让同学们选出刚才听到的最优秀的作品,让做这个作品的同学在班上进行简短的经验介绍。
五、教师总结
针对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原因,鼓励没完成或完成得不成功的学生下次继续完成作品,并且,可以将下堂课的精彩任务先让同学们知道,激起他们课外获取信息来完成任务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