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如何建设国际水平的高教质保体系

作者:   时间:2023-12-11   点击数:

质保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要考虑审核、评估等外部需求,又要满足内部教学过程的质量需要。作为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机构,QAA设立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什么?高校据此如何开展监测、评价等工作?本文为您详细介绍。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尤为关键。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国内外高教领域大行其道,质量保障体系的重点也从保教师教学转移到保“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以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QAA”)为例,其在发布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文件中写道,“(QAA制定的)质量标准旨在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质量参考”,确保这些机构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并满足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长远需求”。


作为英国国内保障高教质量的主要机构,QAA的重要职责包括指导高等教育提供者围绕学生入校、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科研、学生学习成效等方面考虑质量控制方法,并满足QAA制定的质量标准(Quality Code),建立全过程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并定期接受QAA的外部审查和外部督导员(External Examiner)的考察,从而强化高教领域的质量管理。




标准等于期待加做法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QAA发挥质量保障作用的基石,在英国质量评价常设委员会(UK Standing Committee for Quality )的委托下,QAA制定并发布的最新质量标准分为期待和做法两部分,其中期待有两类:


水准期待(Expectations for Standards):课程的学术水准需要满足相应的(英国)高等教育学历体系规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获得相同学历的学生,其能力和水平应保持稳定。


质量期待(Expectations for Quality):课程精心设计,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体验,并确保学生学习成效能获得可靠的评价和测量;从入学到毕业,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所需的必要支持。


注:根据QAA的解释,“所有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无论在校学习或远程上课、全职或在职均囊括在内;“学术体验”包括课程、科研、学术会议、网络资源等在内的所有学术相关内容;“高质量”的定义是学生学习成果是可信赖、受到(利益相关方)承认的。


每项期待有对应的做法支持,做法分为核心做法(Core Practices)和普遍做法(Common Practices)。核心做法需要“符合期待的要求,最终转化为正向的学生学习成果”;普遍做法则关注“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并与高校发展目标相匹配”。


针对水准期待和质量期待,QAA对核心做法和普遍做法的关注点各有不同。


例如,前者的核心做法要点有“高校开设的学历教育需至少达到QAA制定的学科基准要求,且能满足学生超越基准要求,足以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相竞争”“学校采用的外部资源(例如行企专家、合作项目等)使用的评估评价方法等可靠、公平且公正”等,普遍做法要求“高校定期审核核心做法的有效性,并将最终成果(例如数据等)用于持续改进”。后者的核心做法对高校招生、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硬件设施、科研项目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包括完善学生申述的流程处理等,旨在提供“优质的学习体验,满足学习目标达成的需求”,普遍做法要求学校回顾已有措施,不断改进提升,同时需要结合外部专家、第三方机构以及学生群体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反馈意见。




对标标准的监测和评价


为帮助高校将质量标准落地,建立与之相符的质量保障体系并融入到学生培养过程之中,QAA发布了系列《质量标准建议与指南》(UK Quality Code: Advice and Guidance),包括招生与入学、课程设计与发展、学习与教学、监测与评价、学生参与等12个主题,详细阐述高校在相应主题的教学管理中如何满足质量标准的期待与做法。下文介绍质保体系最为关键的监测与评价环节,以供高校读者参考。


注:QAA规定,普遍做法不作为英格兰高校的必备环节。本文不作具体区分。


QAA强调,对于任何课程、项目、学术活动等都需要开展实时监测,收集相关数据与信息以供分析之用。学校应当定期评价课程教学、合作项目等学术活动情况,根据目标不同,评价者可以是学生、教师、职能部门等校内人员,或是校外机构或行企专家等,评价依据来自监测过程获得的历史和实时数据,评价目标有两层,一是加深理解,一是形成改进计划。


在水准期待方面,作为高校内部质保体系的核心环节,监测与评价机制需要覆盖教学全过程,确保教学资源满足既定的课程学习目标。该机制能准确衡量学生学业达成度,并证明培养成果匹配学校办学目标或战略规划的侧重点。这意味着高校需要把握外部评估评价政策,以此设计学校监测与评价机制,特别确保毕业生毕业达成度的衡量结果满足外部需求。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上,高校可参考同类院校的数据类型和指标,以参照对比培养状况。此外,学校应当建立专门机制,定期检验监测和评价体系产生的数据和结论,不断改进教学和培养过程,而非仅仅满足QAA基准需求。


质量期待方面,如前所述,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是主要目标,通过监测与评价,高校能判断课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师是否胜任、学生是否学有所获。此外,监测与评价机制还需囊括学生服务、硬件设施等内容。其中,课程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学校应当定期评价课程质量,开展学生、同行、专家等不同主体的评教活动。此外,任课教师需为学生提供及时且有效的课程学习反馈,并将之纳入课程评价之中。在改进监测与评价机制时,学校需要邀请各利益相关方,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外部评估评价专家、行企人士等共同参与。


注:QAA研究发现,学生对如下三类反馈的认可度最高。
1.反馈形式多样,能详细指明学生的优势和短处,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
2.教师态度亲切,愿意与学生交流反馈结果;
3.教师能提供长期反馈,帮助学生成长,而非仅仅提供总结性的反馈结论。




基本原则 需重视


落实到监测与评价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上,QAA提出了若干基本原则,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三项。


制定监测与评价的战略性计划高校需从根本上确保监测与评价机制的各项活动是系统全面、相互关联的,能及时产出可靠的数据和分析结论,并同时满足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和外部评估需求。对此,QAA建议高校在设计或改进监测与评价机制时找到“突破口”,即“学校最希望该机制实现何种或哪些目标”,例如“帮助学校建立校级/院级/专业层面的发展目标”“提升该机制对学校重大决策的支持力度”“提振教师等关键利益方的信心”“发现校级/教师/课程的缺点或问题,为精细化的改进提供方向”“着重提升外部评估评价等需求的满足度”“反馈在校生/校友/用人单位等不同群体的满意度”等。


厘清角色和各自的责任。监测与评价机制牵涉学校的方方面面,高校应当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和行动细则,明确不同群体(校级领导、院级领导、任课教师、职能部门、学生等)何时参与、如何参与,监测数据和评价结果将如何呈现给各参与群体,同时制定后续工作(例如结果解读、使用等)的具体方案。对此,QAA建议高校开展主题培训活动,并确保该机制能让所有参与方获益。


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与使用规范。通常情况下,收集哪些信息和数据是与目标(例如课程评价或设计、学生学习情况衡量、决策制定等)紧密相关的,学校需秉承“需要知道什么”的原则,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知道更多或许更好”。同时,学校需要确保信息和数据是准确客观且充分可靠的。QAA列举了一些常见信息和数据来源:在校生/毕业生评价反馈;课程教学团队反馈;服务部门反馈;内部统计信息,例如随着课程进展产生的到课率、学生成绩、实习实训情况等数据;奖项、出版物、学术会议参与等科研相关项目;专业认证等外部评估以及第三方评价数据等。


QAA强调,高校除了按照既定计划按部就班分析数据、产生结论外,尤其需要注意数据安全和伦理道德问题。一方面,高校需要严格规定涉及师生、用人单位等敏感数据的获取权限和用途。另一方面,分析结论需要及时反馈给相关群体,“这一物尽其用的正向激励能激励各方积极参与,确保检测与评价体系顺利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 “The revised UK Quality Code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March 2018.

[2] “UK Quality Code for Higher Educat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道  邮编: 710105 电话:029-85892530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 西安翻译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